[24]公元1287年,蒲甘地区被蒙古元军攻灭,其后由撢族掌握政权,各部族各自为政,佛教也因而分裂成数派,各行传戒。15世纪时,南方共分六派,其一为“柬埔寨派”,余为斯里兰卡佛教五派;其中三派是车波多后裔弟子,后两派乃后来由锡兰传入,一称“佛种”,一称“大主”。到了南方庇古王朝,达磨悉提王创设“结界”区,定名为“迦利耶结界”(译为庄严结界、清净结界),乃依锡兰大寺派的制度,如法传戒,并要求全国比丘皆须前往受戒,合归一派。
[25]17世纪末,缅甸东部的瞿那毗楞伽罗主张比丘穿着袈裟应露出右肩(在此之前,皆为全缠或称通肩),此派仅偏重阿毗达磨,不重精通三藏义理,称为偏袒右肩派或一肩派。18世纪贡榜王朝(1752—1855)阿瑙帕雅王的恩师阿都罗,崇奉一肩主张,此派因而占优势。阿瑙帕雅王去世后,两派经过公开辩论,最后以一肩派缺乏经典依据,国王乃下令僧众改为通肩的穿法,结束两派长久的论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