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师培在1903年专作《中国文字流弊论》一文,认为有五:一是字形递变而旧意不可考,二是一字数义而丐词生,三是假借多而本意失,四是数字一义,五是点画之繁。“有此五弊,此中国文字所以难通也。盖言语与文字合则识字者多,言语与文字离则识字者少。”刘师培也以文字改良为“筹教育普及之第一策”。为此,他提出了两项改革措施,即“用俗语”和“造新字”。在刘师培看来,所谓“用俗语”,即是提倡白话文;至于“造新字”,他没有明言,其实正与当时业已大兴的汉语拼音运动相合。
清末汉语拼音运动的基本宗旨是“言文一致”和“统一语言”(或曰“国语统一”)。
1892年,福建同安人卢戆章在厦门出版《一目了然初阶》(中国切音新字厦腔),提出清末第一种切音字方案。卢戆章的切音新字方案共有55个字母,其中厦门音36个,漳州音加2个,泉州音加7个,另有10个用于拼各地音,这些字母均采用拉丁字母及其变体。在《一目了然初阶》的自序中,卢戆章说明切音字是学习汉字的捷径,所谓“字母与切法习完,凡字无师能自通”。同时,使用切音字可以达到言文一致的效果,即“字话一律,则读于口遂即达于心”。他还主张用南京话来统一全国语言,“若以南京话为通行之正字,为各省之正音,则十九省语言既从一律,文话皆相通”。他认为,欧美诸国与日本男女都能读书识字,就是使用切音字的缘故。因此,他对中国推广使用切音字的前景充满信心,“若以切音字与汉字并列……不数月,通国家家户户,男女老少,无不识字,成为自古以来一大文明之国矣。切音字乌可不举行,以自异于万国哉!”